资本市场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正在不断落地。日前,社保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迎来重大修订,股票类资产最大投资比例可达40%。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前A股市场具备显著的估值优势,伴随着投资端改革的持续推进,市场的投资性价比正在不断提升,中长期资金或加快入市。
股票类资产最大投资比例可达40%
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又迎来重大举措。日前,财政部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起草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内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管理办法》)明确,增加和调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范围,适度下调管理费率、托管费率上限,进一步提高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灵活度。
《管理办法》明确社保基金会直接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同业存单,符合条件的直接股权投资、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含创业投资基金)、优先股,经批准的股票指数投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在费率方面,《管理办法》明确,股票类产品管理年费率不高于0.8%;债券类产品管理年费率不高于0.3%;货币现金类产品管理年费率不高于0.1%;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年费率不高于1.5%;托管人提取的托管年费率不高于0.05%。
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资监管比例方面,根据基金投资和监管实践,综合考虑风险收益特征,《管理办法》将全国社保基金投资品种按照存款和利率类、信用固收类、股票类、股权类进行划分,并将境内和境外投资全口径纳入监管比例。目前,股票类、股权类资产最大投资比例分别可达40%和30%,进一步提高了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灵活度,有利于持续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据介绍,自成立以来,全国社保基金规模不断增长、投资能力不断增强、资产配置广度深度不断提升,年均投资收益率为7.66%。Wind数据则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国社保基金在A股市场合计持股数量为609.36亿股,合计持股市值为4139.17亿元。
而在稍早之前的10月30日,财政部发布通知,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根据通知,《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中经营效益指标的“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3年周期指标和当年度指标权重各占50%。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本次社保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的修订,将为市场带来更多的长期资金,有利于支持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对记者表示,社保基金从投资品种和投资比例上均有所扩容,可加大对A股市场的配置,有利于市场的短期活跃度提振以及中长期价值投资的实现,释放了看好A股市场信号。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对记者表示,社保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的修订,优化调整投资范围,股票类、股权类资产最大投资比例分别可达40%和30%,进一步提高了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灵活度,此举提高了长期资金入市比例,提振了投资者信心。
改革重心有望转向投资端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重申要“活跃资本市场”。为了贯彻落实上述中央部署,投资端改革已经成为当前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日前表示,证监会正在抓紧制定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政策框架,下一步,将坚持问题导向,守正创新,围绕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推出更多务实举措。其中包括:加大力度推进投资端改革,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动态优化IPO定价、再融资、减持等制度安排,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
证监会党委表示,要加大投资端改革力度,吸引更多的中长期资金,活跃资本市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今年8月时表示,要加快投资端改革,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加快制定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从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市场投资生态、加大中长期资金引入力度等方面作出系统安排。同时,还要提高上市公司投资吸引力,更好回报投资者,优化完善交易机制,提升交易便利性等等。
据悉,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政策框架初步形成了“1+N+X”的体系,其核心举措之一就是制定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下一步,证监会将全面推进投资端改革,进一步扩大中长期资金来源、提高权益资产投资实际比例、落实长周期考核机制,并着力优化市场机制环境。
中信证券表示,考虑到资产管理规模迅速扩张,地产财富效应减弱、股票市场整体回报率偏低等,投资端或是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心。该机构预计,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将做出系统性安排,一方面,加大中长期资金引入力度,包括优化会计处理、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扩大养老第二、三支柱覆盖面等;另一方面,财富管理时代即将到来,将继续推动公募“总量提升、结构优化”。
中原证券研究指出,证监会持续加强部门协同,出台了一系列投资端改革政策措施。整体看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已迈入新阶段,改革的重心由融资端转为投资端。该机构认为,投资端改革落地于资本市场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权益类指数能够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稳步上涨,二是市场成交活跃度能够保持在较高水平。
A股市场估值优势凸显
近段时间以来,A股市场表现较为低迷。业内机构和人士普遍认为,当前市场已经具备较为明显的历史底部特征。
从估值水平来看,无论是纵向来看还是横向对比,当前A股市场均具备较为明显的估值优势。西南证券研究显示,截至上周,上证指数、沪深300、创业板指的平均市盈率(PE-TTM)分别为12.66倍、10.95倍和28.24倍,分别位于26.2%、4.7%和0.8%的5年历史估值分位数,全A股权风险溢价则达到了3.14%,处于5年88%分位。相比之下,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的平均市盈率则分别为25.15倍、40.88倍和24.02倍,分别位于64.5%、68.7%和56.6%的5年历史估值分位数。A股市场的估值优势较为明显。
“现在市场的位置是十年来最好的位置之一。”杨德龙指出,当前的A股市场已经具备了低位特征,市场成交量陷入到地量,新基金发行频频失败,沪深300市盈率也跌到十倍左右,这些都是市场见底的信号。
中金公司则指出,2023年A股市场盈利增速受物价等因素影响缓于同期经济增长,预计2024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有望相比2023年回升,非金融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分别为4.9%和5.1%左右。该机构认为,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较为极端水平,结构估值风险充分释放。和海外主要市场相比,A股市场整体估值已处于全球偏低水平,考虑到我国企业的全球竞争优势并未发生转变,当前A股市场具备较高投资性价比。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