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头条 > 正文

固态电池新突破 多只龙头股年内涨幅翻倍

2025-10-12 10:55:13
评论 点击收藏

   固态电池产业链迎来密集催化。

56只个股年内涨幅超100% 近四分之一为年内上市新股
  中国移动宣布重大计划
 
  10月11日,在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主论坛上,中国移动(600941)正式发布“AI+”行动计划升级暨“AI+”生态联盟。“AI+”行动计划表明,到2028年底,中国移动将持续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力度,总体投入翻一番,建成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智算基础设施,探索十万卡智算集群建设,全国产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 EFLOPS。
 
  中国移动是A股三大电信巨头之一,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842.35亿元,同比增长5.03%。公司在2025年半年报中提到,报告期内,公司增强大算力供给,呼和浩特、哈尔滨两大万卡级超大规模智算中心高效运营;构建全球领先的“算网大脑”,已在芜湖等多个国家节点落地,总智算规模达到61.3EFLOPS(FP16)。
 
  固态电池又有重大突破
 
  固态电池因其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明星”代表,该行业的研发和应用进展一直牵动着业界的神经。今年以来中国科学家在固态电池领域捷报频传。
 
  据新华社报道,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学杰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阴离子调控技术,解决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解质和锂电极之间难以紧密接触的难题,为其走向实用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可持续发展》上。
 
  经测试,基于该技术制备出的原型电池经历数百次循环充放电后,性能依然稳定,远超现有同类电池水平。据介绍,这种新设计不仅制造更简单、用料更省,还能让电池更耐用,未来有望为人形机器人、电动航空、电动汽车等领域带来更安全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
 
  美国马里兰大学固态电池专家王春生教授评价道:“该研究解决了制约全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关键瓶颈问题,为实现其实用化迈出了决定性一步。”
 
  另据中国科学报,近日,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讲席教授孙学良团队与合作者开发了一种新型超离子导体,为实现高性能全固态电池,特别是在极端环境下具有优异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在《科学》发表。
 
  实验结果显示,研究团队所构建的全固态电池在室温条件下实现了高倍率(3C)充放电超过4000圈的稳定循环表现;更为突出的是,在极端低温(-50℃)环境下,电池在0.1C电流密度下仍可稳定循环超过2000圈,展现出卓越的低温循环稳定性和可靠性。
 
  多只固态电池龙头涨幅翻倍
 
  中金公司研报显示,全固态电池正稳步迈向产业化导入阶段,设备端作为产业链最先兑现环节,处于“从验证到放量”的关键窗口期。中金公司判断,车企或在2027年小批量装车全固态电池,测算2027年全固态电池设备增量市场空间达25亿元,有望以122%的复合增长,到2030年达到273亿元。
 
  东吴证券认为,固态电池有望在消费电子领域率先导入,未来将持续赋能动力领域,eVTOL、机器人打开应用想象空间。从产业终局视角看,固态电池将实现对于锂电的完全替代,但中短期节奏上能量密度要求高、成本敏感性低的领域将率先完成渗透。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多只固态电池核心股走势抢眼。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10月10日收盘,年内共6只固态电池概念股涨幅翻倍,分别为上海洗霸、先导智能、德福科技、中一科技、国轩高科、厦钨新能。
 
为您推荐:

拓展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