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离任公募基金经理人数已超过100位。其中,林森、董承非、周应波、崔莹、葛晨等一批人气基金经理集体“奔私”,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分析人士指出,2022年“公奔私”成了多数绩优基金经理的选择,这与2008年和2015年的情况颇为类似。绩优基金经理一般会选择在市场底部震荡时加盟私募机构,通过在市场底部发行私募产品来实现投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多位绩优基金经理离任
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今年以来离任的基金经理数量超过100位,达到了103位,创下2019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2019年-2021年同期基金经理离任数量分别为96人、77人、83人。
市场分析人士陈彪(化名)指出,2022年以来市场震荡明显,基金经理离任数量高企实属正常。但今年以来,离任潮中出现了不少高人气基金经理,这使得基金经理离任现象持续受到市场关注。如陈彪所言,在今年离任的基金经理中,不乏林森、董承非、周应波、崔莹、葛晨等知名基金经理。
5月7日,易方达基金公告称,基金经理林森因个人原因离职。截至2021年年末,林森管理的基金规模超过千亿元,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的规模也有近700亿元。
3月30日,中欧基金周应波“官宣”离职,其任职期间管理过的12只基金全部实现正收益。截至其离职前一天,周应波在担任基金经理的逾6年期间任职回报达到231.81%,年化回报为21.19%,同期沪深300指数的年化回报为2.79%。3月23日,农银汇理基金经理赵诣宣布离职。2月19日,宝盈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权益投资部总经理肖肖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2月7日,博时基金的医药基金经理葛晨宣布离职。
早在今年1月,董承非卸任副总经理职务,告别兴证全球基金。董承非是一名有着近15年投资经验、管理资产总规模超600亿元的基金经理。从2007年2月管理公募产品开始,董承非近15年的基金投资生涯中经历了多轮牛熊转换,在业内有着较高知名度。
“公奔私”潮再起
寻找更好平台,是基金经理离职的主要原因。就今年情况而言,“公奔私”成了上述大多数绩优基金经理的共同选择。“历史上曾有过‘公奔私’潮流,但近几年并不多。因此,今年以来基金经理集中‘奔私’,是市场关注的又一个重要原因。”陈彪说。
中国基金业协会信息显示,华安基金前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崔莹已加盟上海勤辰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基金从业证书的变更日期为2022年4月26日。今年1月,崔莹从华安基金离职。上海勤辰成立于今年2月7日,4月1日完成登记备案,虽然是一家新成立的私募机构,但核心创始人大多有着公募背景。比如,该公司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张航曾是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二部的基金经理,股东郑博宏曾是华夏基金投资研究部副总裁。据悉,刚从易方达离职的林森,接下来也有可能加盟上海勤辰。
此外,1月离职的董承非,后来加盟了上海睿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任公司管理合伙人、首席研究官。葛晨从博时基金离职后,加盟了高毅资产。周应波从中欧基金离职后,创立了上海运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
华南某投资分析人士说,基金公司一般有季度、年度等考核机制,每年上半年都是基金经理变更的重要时期。笼统来说是为了谋求更好发展,但对已在圈内摸爬滚打多年的绩优基金经理而言,他们需要的是机制更为灵活的平台。
“奔私”有“择时”特点
某中小型公募高管李欢(化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公募20多年发展历史中,起码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公奔私”潮,但每次原因和市场环境有所不同。早在2008年时,公募就曾有过一波“公奔私”潮流。当时公募基金处于发展初期,基金公司对基金经理的激励机制相对不足,一批有着相当积累的基金经理,就转向了私募机构。到2015年前后,市场出现一轮大行情,又有一批绩优基金经理乘势奔向私募机构,谋求更大发展空间。“2022年以来的基金经理‘奔私’现象,与此有相似性,但是否演变成为新一轮‘公奔私’大潮,还需要时间去观察。”
如上述投资分析人士所言,知名公募基金经理转战私募基金,一方面是为了提升组合管理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是为了获得更为多样的激励机制,比如股权激励。这更有利于基金经理进一步发挥投资实力。
此外,从过往情况来看,明星基金经理“奔私”也有着“择时”特点。“绩优基金经理一般会选择在市场底部震荡时加盟私募机构,通过在市场底部发行私募产品来实现自己投资事业进一步发展。”陈彪举例说,加盟睿郡资产的董承非新发产品募集情况并不算亮眼,但已踏出了第一步,估计接下来仍会有相关大佬陆续发行私募产品。这些举措,有可能成为市场判断底部的重要依据。
为您推荐: